股票分析必知,除权与复权数据如何选择?看股票看除权还是复权

看股票时,看除权还是复权?解析两者的区别与应用

在股票投资中,技术分析是许多投资者判断买卖时机的重要依据,当股票经历分红、送股、配股等权益变动时,股价会出现“除权”调整,导致K线图出现缺口,投资者面临一个问题:看股票时,应该看除权数据还是复权数据?本文将详细解析除权与复权的区别,并探讨在投资决策中如何正确选择。

股票分析必知,除权与复权数据如何选择?看股票看除权还是复权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什么是除权和复权?

除权(XR)

除权是指上市公司在分红、送股或配股后,对股价进行调整,以反映公司权益变动的影响。

  • 送股除权:如果某股票10送10(即每10股送10股),除权后股价会减半。
  • 现金分红除权:如果每股派发1元现金红利,除权后股价会相应下调1元。

除权后的股价不再包含已分配的权益,因此K线图上会出现“跳空缺口”,导致历史走势不连贯。

复权

复权是对除权后的股价进行反向调整,使其恢复至权益变动前的状态,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股票的真实走势,复权分为:

  • 前复权:以当前股价为基准,调整历史价格,使K线图连贯。
  • 后复权:以历史价格为基准,调整当前股价,反映长期真实涨幅。

某股票从10元涨到20元,期间经历10送10除权,股价变为10元,前复权会将历史价格调整为5元→10元,而后复权则调整为10元→20元。


除权与复权的区别

对比项 除权数据 前复权数据 后复权数据
计算方式 直接显示除权后的价格 以当前价格调整历史数据 以历史价格调整当前数据
K线图特点 存在跳空缺口 连贯,无缺口 连贯,但价格可能极高
适用场景 短期交易参考 技术分析常用 长期投资参考
价格表现 反映实际交易价格 便于趋势分析 反映真实收益

看股票时,应该看除权还是复权?

短线交易者:建议看除权数据

  • 原因:短线交易者更关注当前市场的真实价格,除权数据能直接反映买卖成本。
  • 适用情况
    • 计算日内交易盈亏。
    • 判断短期支撑位和阻力位。
    • 避免因复权数据导致的价格误判。

技术分析者:建议看前复权数据

  • 原因:前复权数据能消除除权缺口,使K线图连贯,便于趋势分析。
  • 适用情况
    • 判断均线、MACD、KDJ等技术指标。
    • 分析长期趋势,如头肩顶、双底等形态。
    • 避免因除权缺口导致的技术指标失真。

长期投资者:建议看后复权数据

  • 原因:后复权数据能反映股票的真实涨幅,包括分红、送股等权益回报。
  • 适用情况
    • 计算长期持有收益率。
    • 评估公司的分红回报能力。
    • 对比不同股票的历史表现。

除权与复权的实际应用案例

案例1:贵州茅台(600519)

  • 除权数据:2021年6月,茅台每股分红19.293元,除权后股价从2200元降至2180元。
  • 前复权数据:调整历史价格,使K线图连贯,便于分析趋势。
  • 后复权数据:2023年,茅台后复权价格已突破10000元,反映长期真实涨幅。

  • 短线交易者关注2180元的实际价格。
  • 技术分析者使用前复权数据判断趋势。
  • 长期投资者通过后复权数据计算真实收益。

案例2:宁德时代(300750)

  • 2020年10送8股后,除权价从200元降至约111元。
  • 前复权数据:调整历史K线,使均线系统更准确。
  • 后复权数据:反映真实涨幅,避免低估长期回报。

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
  1. 误区:复权数据比除权数据更准确

    复权数据适用于趋势分析,但交易时仍需参考除权价格。

  2. 误区:前复权和后复权可以混用

    前复权适合短期分析,后复权适合长期回报计算,不可混淆。

  3. 注意事项

    • 使用复权数据时,需注意软件默认设置(如Wind、同花顺可能默认前复权)。
    • 量化交易需统一数据标准,避免回测误差。

如何选择除权或复权数据?

投资者类型 推荐数据 原因
短线交易者 除权数据 反映真实交易价格
技术分析者 前复权数据 便于趋势判断
长期投资者 后复权数据 反映真实收益

最终建议

  • 结合使用:短线交易者可参考除权数据,技术分析者使用前复权,长期投资者关注后复权。
  • 软件设置:在股票软件(如东方财富、同花顺)中切换不同模式,对比分析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本文地址:http://jzyqby.com/post/72361.html

相关推荐
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