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粕1705期货,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 菜粕1705期货
4天前 7 0
菜粕的基本属性与市场地位
菜粕的定义与用途
菜粕是油菜籽经过压榨提取菜籽油后的副产品,富含蛋白质(35%-40%),是水产养殖和禽畜饲料的重要原料,尤其在水产饲料中占比高达60%以上,菜粕的需求与养殖业景气度密切相关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菜粕期货的市场功能
菜粕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(ZCE)上市交易,其合约标准化设计便于市场参与者进行套期保值或投机交易,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产业链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,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交易机会。
影响菜粕1705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
供需基本面
(1)供给端
- 国内菜籽产量:2016/17年度国内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直接影响菜粕供应,若产量下降,可能导致菜粕价格上涨。
- 进口依赖度:中国菜粕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,国际菜籽价格及贸易政策(如关税、检疫政策)会影响进口成本。
- 替代品竞争:豆粕、棉粕等蛋白粕的价格走势也会影响菜粕需求,若豆粕价格较低,饲料企业可能减少菜粕使用量。
(2)需求端
- 养殖业景气度:水产养殖旺季(如春夏季节)会推高菜粕需求,而禽流感、猪瘟等疫情可能导致需求下降。
- 饲料企业采购策略:大型饲料企业的库存管理和采购节奏也会影响短期市场价格。
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
- 货币政策: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进口成本,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。
- 农业政策:政府对油菜籽种植的补贴、进口关税调整等政策直接影响市场供给。
- 环保政策:近年来环保监管趋严,部分小型油厂关停,可能影响菜粕供应。
国际市场联动
- CBOT豆粕期货:由于豆粕与菜粕存在替代关系,美豆粕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菜粕市场。
- 原油价格:生物柴油政策可能影响菜籽油需求,间接影响菜粕供应。
菜粕1705期货的技术分析
历史价格走势回顾
2016年底至2017年初,菜粕1705合约经历了一轮震荡上行行情,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:
- 2016年国内油菜籽减产,供应偏紧。
- 水产养殖进入备货期,需求季节性增长。
- 国际市场豆粕价格走强,带动菜粕跟涨。
关键支撑与阻力位
- 支撑位:2200元/吨(2016年12月低点)
- 阻力位:2500元/吨(2017年3月高点)
技术指标分析
- 均线系统:若价格站稳60日均线,可能延续上涨趋势。
- MACD指标:金叉信号出现时,可能预示短期反弹。
- 成交量与持仓量:若持仓量增加伴随价格上涨,表明资金流入,趋势可能延续。
菜粕1705期货的投资策略
趋势交易策略
- 多头策略:若基本面利好(如养殖需求旺盛、进口受限),可在价格突破2400元/吨后逢低做多,目标位2600元/吨。
- 空头策略:若豆粕价格大幅下跌或养殖业需求疲软,可在价格跌破2300元/吨后短线做空。
套利策略
- 跨期套利:若1705合约与1709合约价差过大,可进行“买近卖远”或“卖近买远”操作。
- 跨品种套利:关注菜粕与豆粕的价差变化,若价差偏离历史均值,可进行套利交易。
风险管理
- 止损设置:短线交易建议设置3%-5%的止损,避免单边行情造成过大亏损。
- 仓位控制:建议单笔交易不超过总资金的10%,以分散风险。
未来市场展望
2017年二季度,菜粕1705合约可能面临以下挑战与机遇:
- 季节性需求增长:5月前后水产养殖进入旺季,菜粕需求有望提升。
-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:美豆种植面积、南美天气等因素可能影响豆粕价格,进而传导至菜粕市场。
- 政策风险:需关注中国对进口菜籽的政策调整,以及国内油菜籽收储政策的变化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